Home | 二三事 | 锦灰堆 | 彼岸花 | 千江月 | 秋山图 | 迷魂记 | 思密达 | 私房菜 | 饭思哲 | Forum 
 may 2025
SuMTuWThFSa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3 MONTH 4  3 YEAR 4

Music Box

Infomation
共有日志:1494
共有评论:447
注册观员:84
访问总数:
排序方式:

New Comment
1. 所以,是我理解的那样?结束了吗?
2. 指向云南昆明:D
3. 这种状态最近也在困扰着我,但我更多的是对亲人的...
4. 新年快乐!
5. 儿时记忆美好,成年时有美梦真好。于我而言,基本...
more...

Search

  
搜索评论:
  

How the time goes by...

可用rss1.asp?cat_id=xxx选择只查看某分类可用rss2.asp?cat_id=xxx选择只查看某分类
Welcome! 注册 登陆
ID: PW:

3 上一篇 America Again 下一篇 屡教不改 4
Go to America  [2017-11-26] [ from 本站原创 ]  
心情指数#3


  很多事情都在改变,包括坚持过很久的观念。
  曾经以为生活在澳洲文艺在欧洲,对于美国从无任何兴趣的我,最终是在兜了大半个地球以后爱上美国。
  一周年的纪念日,从名古屋到大西洋城,又是半个地球了。

  去美国,对于现在来说,是一个很突如其来的机会,却也是一个十年前数次擦肩而过的决定。所有的生活都没有可能回溯,就好像很多事情都在颠覆,最明显的就是曾经坚持过很久的观念,最终却是瓦解在时光里面,所以没有什么真的永垂不朽。

  2014年的九月,终于踏上美利坚的土地,第一站是秋天的波士顿(Boston),这里有哈佛(Harvard),也有麻省理工(MIT),有些梦想的光辉永远是伸手触不到的,但是看看也可以是澎湃的。邦克山(Bunker Hill)的假日酒店每天有班车去MIT和哈佛,剑桥区充满着英伦的味道,天蓝得如同穿越,秋的叶黄绿交替隐约也有些转了红,斑斓的街,带着浓郁的初秋味道。哈佛的校门只是象征性架在那里,整个校区和剑桥区融合在一起,哈佛的图书馆和科学中心,阳光透过玻璃窗格落下,看书打印资料的人安静又忙碌,有时候我总是想,学生生涯的生活目标简单生活规律未免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起码有个明确的重心。
  哈佛的左鞋到底是被摸得蹭亮还是本来就没上色大概鬼知道了,反正哈佛的塑像并不是他本人,但是入乡随俗,总归要拍个到此一游。
  哈佛只有象征性的大门,整个学区和剑桥区并没有什么间隔,我最喜欢他们那个神秘的小教堂。


  波士顿的秋天是有些北方的味道,特别是NEWBURY大街,典雅的红砖墙,空气里面有树木的清冽气息。这一天最累的是走完了全程的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走走停停沿着马路上一条暗红色的砖线整整2.5英里,起点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品商品店,买了把哈佛标识的银匙寄了两张明信片,纪念曾经憧憬过的年月。有19世纪打扮的邮差往返在这条路上,没有去叨扰。这条路,打响了美利坚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旧市政厅的院子里面,驴铜像和面对着的大象的脚印,让我们忍俊不已,民主和自由,即便是体现在调侃之上。途径昆西市场,喝了GODIVA的热巧克力比别处的甜腻。走回到邦克山的独立纪念碑,天蓝得澄净,67米的方尖碑式纪念碑,在这方蓝色之下庄肃和静默,我是个很难对死物感动的人,那一刻不知怎的,就顿然地生长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或许,这是建筑本身的力量。
  晚饭和昨天一样,照例不会遗漏大龙虾,清水煮的加了点盐便是美味。
  回酒店收拾了行李,定了车去机场,最晚一班飞机飞往水牛城(Buffalo),去这座城肯定是为了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我对其他的大瀑布一直无感,未必是瀑布不美,而是没有壮观到震撼。
  虽然地图上尼亚加拉就有IAG机场,但是怎么也搜索不到有执行航班,于是飞30多公里外的布法罗BUF机场。

  晚饭和昨天一样,照例不会遗漏大龙虾,清水煮的加了点盐便是美味。
  回酒店收拾了行李,定了车去机场,最晚一班飞机飞往水牛城(Buffalo),去这座城肯定是为了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我对其他的大瀑布一直无感,未必是瀑布不美,而是没有壮观到震撼。
  虽然地图上尼亚加拉就有IAG机场,但是怎么也搜索不到有执行航班,于是飞30多公里外的布法罗BUF机场。

  秋天果然是会合适出行的季节,比起春天的色彩多了含蓄,租了车,原定的马里布被换成了凯美瑞,刚刚上手还是有些忐忑,好在30多公里也就转眼的事情,午餐后先去大瀑布熟悉路况,顺便取了预订的套票,然后看地图上有一处古堡,看着不远,倒是迷路开车转了好多圈,还误入了州立公园玩了一会,随手拍的照片都和当年的XP差不多,这亦或就是北美的魅力。
  尼亚加拉古堡,18世纪美洲殖民时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坐落在安大略湖河口,90度的河道在这里形成大漩涡,近得仿佛对岸的加拿大民居伸手可触。石墙、木门、毛皮床铺、铁艺餐桌,300年以前的光阴。法英美先后称谓这座古堡的主人,古堡四周都是几个世纪以前的炮台和火药桶,还有穿着上世纪皇家军服的工作人员演示火枪的发射。一直爬到最高层,尖顶的一个大屋子,木梁依然坚固,美国没有久长的历史,但几百年的时间刚好流传一些并不遥远的传奇。黄昏,光从斜斜的窗子照进来,落在地板上,多了丝丝缕缕温暖的橘色。四周是大片的草地,古堡孤零零的伫立在此刻平静的河边,被历史溶蚀斑驳的外墙,穿越感是一种美妙的情绪,抚摸过四维空间的尘埃。
  驾车回到布法罗,鸡翅是水牛城的特色,一开始点了十只很不解馋于是又双倍了一份。相比传统的炸或烤鸡翅,酱料才是重点,而重点之重是在黄油辣椒汁内混合了苹果醋。充满成就感的一顿晚餐。
  原来以为二天的时间就看一个大瀑布,应该是很宽裕的事情,可大概是我想多了。

  一大早直奔大瀑布的码头,还是稍稍排了一会队,登上迷雾少女号(Maid of the mist),美国这边给蓝色雨衣,加拿大这边给红色雨衣,虽然不管用,即便内层已经穿了防水服还是一身的水。一开始在二层的甲板上,船没驶出多远已经氤氲弥漫,一路上要经过新娘面纱(Veil of the Bride Falls)、美利坚瀑布(American Falls)和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最后一个在加拿大境内。手里拿的是潜水时用的水下相机,但事实上几乎拍不了什么照片,瀑布狂泻水汽奔腾巨流万顷,经过瀑布的时候,不亚于冲了一个淋浴。船在马蹄形的瀑布前短暂停留并掉头,磅礴的河水飞流直下,巨大的冲击,连溅到脸上的水都有些尖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生物是渺小的。
  世界最大的三座的瀑布之一,自然也不缺乏动人的传说。每一年,冒险者也好募集者也好厌世者也好,都有不少人,一跃而下。纵身一跃,可能是很多人内心中隐秘的一种渴望,既不知生死,也无所谓生死,割舍的是因果。

  下得船,抬眼便是彩虹桥,连接着美加的桥,四座观光塔,位置好的都在枫叶国境内。身上的雨衣早已破破烂烂,不如就直接淋着水来得酣畅。正午时分,阳光落在瀑布上,一道又一道的彩虹随处可见,水声动魄听不见旁人说了什么。走过瀑布公园,套票上居然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white water walk,每个人又被发了一件雨衣居然这一次还有一双沙滩鞋。涉水穿过一条长长的隧道,原来可以直接走到瀑布底下。
  再次显示了套票的优越性可以搭乘穿梭BUS,看了场4D电影,我对其中带着自己的猫一起坐着木桶冲下大瀑布的女子最后安全着陆深有感触,或者说对那一只神奇的猫。
  等到看完水族馆和海豚表演,已经天黑,整整一天。再次路过大瀑布的时候,天色将晚,霓虹已亮,瀑布镀上迷离的梦幻色彩,匆匆赏了一眼,已累趴。

  早饭吃的是自助,可是在机场还是垂涎鸡翅,于是几乎是扶墙走过登机桥。纽约(New York)有三大机场,为了离市区最近选择了拉瓜地机场(LGA),国内机场果然比国际机场可爱,因为允许宠物同座。小五去找计程车,但最后居然搞定了一辆固定车资的专车,在机场等车的时候,眺望曼岛,这个地球上最耀眼的地方,没有之一。华尔街、联合国总部、帝国大厦、第五大道、洛克菲勒中心……还有美利坚最重要象征——自由女神。
  专车司机是个黑人,特别喜欢聊天,这个时候来自S城的我和来自S国的小五,S城占了上风,对于NY城来说,S城是另一颗明珠。
  NYC三天的行程计划的很满,几乎马不停蹄,预订的公寓在曼岛上城区,几乎每天都要穿过整个曼岛。通票有两种,CIYYPASS和NYPASS,我们选择了后者。拿着预订单取票的时候才发现NYPASS其实是张储值IC卡,有效期是5天,在每一个网点取票的时候是可以预订一个月甚至一年内的任意开放日期,也就是说,如果在几天内先把各景点的票取了,也就等于在一个月内有充足的时间玩遍PASS上的百余个景点。听起来是完美,但是绝大多数人的日程都是时间限制的。于是我们开启了日夜兼程的模式。
  纽约第一天的下午和晚上,去了第五大道上那家蒂芙尼(Tiffany&Co),想好要买一件纪念品,最后还是没有如愿,离开之前保安提醒我,看了大钻石了么,噢,墙上那硕大的黄色主钻,亮瞎。逛了中城区,走过时代广场,那根著名的霓虹屏的柱子后面有一个小小的舞台,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在台阶上坐着,或者听着街头表演,或者看着大屏幕里面百老汇的舞台剧。在兑换NYPASS的地方也是一个资讯中心,很多预订了狮子王或者猫,在百老汇看一出戏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情。但,我和小五果然都不属于这种,于是我们在街上席地而坐喝着星巴克,在,曼岛最璀璨的中心点,地球上最顶尖的精英云集的舞台。或者,也不过分,数天之前,小五还在MIT的会堂上答辩完成他今年度的论文,作为S国35岁以下最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之一,这世界的舞台本来就有他的一席之地。

  纽约的第二天,由于我们定的是公寓,得自己做早餐,设备俱全,咖啡和三明治。有点怀念起在欧洲游荡了2个月的光景,也是租了一处小公寓,每日料理,我唯一擅长的西食。
  这是忙碌又奔波的一天,体验了纽约的地铁,坐惯了干净安静的JP,果然是不喜欢。这一天的最重要的无疑是去看自由女神,预约的是午后一点,上午就在下城区走马观花。第一站是华尔街(Wall ST.),是我选的,理由未明,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光是这些名字就是传说。街道两边都是摩天大楼,所以走在街面上非常压抑,这一天我的蓝白条纹裙子配着红色风衣,沿路的人都对我友善的微笑,是呀,和美国国旗同款。象征股市牛气冲天的青铜公牛,从牛角摸到了牛尾巴,大家都挺入乡随俗的迷信了一把。路过三一教堂,没有进去参观,和静安寺一样,庙宇和金店上下共存,教堂和金融街毗墙而邻,是和谐还是反差?沿着河边一直走到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 Bridge),说实话,非常无感,它曾经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作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7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作为桥来说,它的美一定是和它所横跨的江河有关,我最喜欢的是布达佩斯莱茵河上那些桥,其次是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上那些,与工业对称的是文艺,我喜欢人文蔓延的情怀。中途看到河边听着一艘名为"PEKING"的帆船,曾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帆船,虽然和母国无关我们还是上去参观了下,这就是一种情结。
  午餐吃的是APPLE BEES,貌似已经吃了好几顿在不同的城市里,价廉物美,后来我在美西也固执的想找这品牌,但远没有在美东那么多。
  终于等到今天或者这次行程中最惦记的那个景点,自由女神,已经摆脱了雕塑本身的美变成一种精神的远征,美利坚的口号以自由为根本,这二个字是有魔力的,勾引着心间一股热血变成热泪。
  在炮台公园(Battery Park)排了一小会儿队伍,登上MISS NEW JERSEY号邮轮,踏上自由之岛。不得不再提一提NYPASS,它的优越在于如果你运气好,那么你的套票还可以可以有机会获得参观基座的免费票。下了船是旅游纪念品中心,毫不犹豫选择那个自由女神的皇冠,果然后来的照片无比抢眼。女神雕像的皇冠是可以上去的,登高而望远,但起码要提前半年预约。我有一本杂志,带着已经游历了小半个地球,此时它充当了重要的道具——自由女神手里的独立宣言,而讲解机缠上头巾成功模拟了火炬,于是,所有人见证了我带着3美元的皇冠,举着讲解机捧着推理杂志的自由女神COS照,顺便还有星条旗同款那一身装。
  回曼岛的船中途停靠Ellis Island岛屿,既来之则晃之,确定了下一班船的时间,我们有一小时可以闲逛。这里是看曼哈顿全岛的最佳位置,可以看到清晰的看到曼岛那片摩天大楼的森林,地球上90%资本的心脏,那座透着金钱与荣光的面积仅59.5平房里公里的岛屿,弹指一挥就可能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的岛屿,物理气象的风和日丽VS股市风起云涌。所有的对立,都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放弃了2个景点,一个是911的纪念地一个是联合国总部的参观,后者因为星期天里面的邮局不开门。不喜欢NYC的地铁,后来的交通改成塔乘水上TAXI,虽然慢了点,秋阳晒得一阵慵懒。
  在洛克菲勒中心看NYC的日景,在帝国大厦看夜景。永不落的灯光也许很多城市都有比如香港比如函馆,但是没有一处有如此密集林立的高楼,即便是新宿和陆家嘴都远远比不上,登上帝国大厦102层,白天所去的自由女神也是灯火通明立在哈德逊河口。与大自然神造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不同,这里是人造,在这些景衬映之下,个人都微不足道,会眩晕么?
  终于可以坐下来,是9点钟的晚餐。在一家在纽约美食界口碑极好的牛排馆(Keens Chophouse),包括因为需要等座在附设的酒吧喝了一通长饮的时间。不再是穿着T体恤的服务生,而是带着领结彬彬有礼的管家式服务,白色的台布,精致的花体字的菜单,自烟斗俱乐部改造的餐厅复古气氛浓郁。配甜奶油的半颗土豆,一份肉眼一份西冷,一碗菜羹,我喝红酒小五喝啤酒,餐后还点了值得推荐的圣代。美式牛排与和牛比,当然要逊色的,但是仍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牛排之一。对美食,我们似乎一直都很奢侈,包括曾经特意绕道来回3小时去神户吃一顿牛排一样,但,尚在此时,能够让轻易就心满意足的,只有口腹之欲。
  路上居然见到了一个亮点"THE HAIER BUILDING",真的,HAIER就是海尔,很强大。
  回到公寓,果然累得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怀念日本解乏的温泉,习惯了日本,果然就会处处作比较,但是美利坚的大气和风清云淡是在别处体会不到的。Be myself!在这里,你才可以真正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

  纽约第三天,洛克菲勒中心看白天的纽约城,电梯布置地很有意思,玻璃投影墙带着未来的科幻色彩,观景平台叫做Top of the Rock Observation Deck,巨石之巅,是透明玻璃墙,与帝国大厦面对面的时候,我想起那部北京与西雅图的电影,电影本身很傻白甜的爆米花,但是不妨碍它给一个地标增添了新的浪漫,另一面满眼是绿色,在寸金寸土的曼岛上,中央公园占了百分之五点七的面积。租了NYPASS里面免费的自行车,绕着公园骑行一圈,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我最喜欢的是雕塑展厅和油画展厅,这无疑和少年时代学画的经历有关,举着手机里面临摹梵高的瓶中的粉玫瑰和原著一起拍照,洋洋得意。
  无畏号航空母舰博物馆(Intrepid Sea,Air & Space Museum),至于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写这篇记录的时候我已经记不得初衷,或许和那时候我热爱着一部美剧有关(USS Nathan James),一艘在二战和越战中占有战略地位的航母。有二个职业是我崇拜的,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军人,因为造就传奇,我妈一直说我活得不现实,她应该说的是事实,我所喜欢的,最后都好似海市蜃楼最后变成大海中的泡沫花。
  杜莎夫人蜡像馆,大概也是不得不去的,不过多少也有些阴影,拜希尔顿大小姐那部恐怖蜡像馆的电影所赐,倒是小五兴致盎然,在我催促了几次要赶环岛冲浪游艇的时间,他才恋恋不舍,最后一路狂奔直冲码头。

  天黑的时候,乘灰狗BUS去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一张一弛,是这次行程的原则,于是我们以为会有2天的修整期来补偿纽约的高节奏。大西洋城,世界四大赌场之一,我们所定的酒店灰狗BUS可以直达,另送每人20元的赌资,五星级,可是便宜的掉泪,含税只有49美刀,当然,早餐是不赠送的。
  用了半个雨天,走了一条已经断掉的木板路(Boardwalk),大西洋的海风在雨天变得格外潮湿和腥气,几乎没有遇到其他人。本着完成目标的心态,我俩把这条4英里的海边木板路起码走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开车看风景。租车很方便,但有一个细节是要注意的,赌场的酒店服务都格外的好,有代客泊车的服务生,但是如果他们代你泊了车会自动帮你办理还车,如果是续租多日的就会很不方便。
  参观了几个酒店的赌场,果然我们都不愔此道,有人坐庄的我们是看也没看懂,唯一会玩的就是老虎机,简单暴力只需要凭心情按键,有赢有输入住酒店的时候,前台给我们都开了一张VIP卡,她怎能想到我俩赌资就准备用这送的40美刀。天上不掉馅饼,我又不觉得自己是上天眷顾好运的那种人,于是,大西洋城的夜晚,我们沿着海边开车吹海风看星星。
  剩下的一天半里面,除了吃饭我们全部耗费在OUTLETS,美国的国内航空是没有免费行李托运的,于是我们来的时候都只有一个18寸的登机箱,回去的时候,都变出来一堆战利品,塞满了TIGUAN的后备箱。
  又吃了一顿APPLE BEES,哈哈。

  在费城和华盛顿特区之中,我选择了费城(Philadelphia),在华盛顿之前,它曾是美国的首都,独立宣言在这里诞生,美国宪法在这里起草。和波士顿一样,这里也是藤校集中地。
  自驾有个缺点,就是在城里要找一处停车场不够便宜也不够容易。费城一定要去的是独立纪念馆(Independence Hall)和自由钟(Liberty Bell),因为停车场的缘故,我觉得走到纪念馆的这段路,实在过于遥远。但是秋天,风微熏,光和煦,秋叶金黄,秋叶枫红,秋叶葱郁,走走是种会呼吸的百骸。
  博爱公园的LOGO,应小五的要求,拍了一张合影。沿着富兰克林大道一直走到本杰明美术馆,我们数着靠路边的万国旗,他的S国星月旗。会议中心是允许进入的,见到许多公职人员。街边的路牌充满着宾夕法尼亚的各大元素,非常有爱,萌翻了。
  傍晚时分,去了费城老城,18世纪的建筑。美东是一条历史的路,这里是美利坚荣耀和崛起的路。选择了一家有着烛光的餐厅吃饭,带上了在刚才在铸币厂(United States Mint)参观时候用一美分硬币做得戒指。
  为了找威廉潘登陆地(Penn's Landing)从老城走了很长路,富兰克林大桥亮起了灯。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不是我们站在什么地方,而是朝哪个方向前进。生命中,即便是再无聊的时光,也都是限量版。

  相比其他旅行,美国行确实象一种分水岭,偶尔也会赶时间,大多数的时候悠闲但也不足以发呆,这里面的区别也许是自由。这种自由,和秋高气爽有关,和自驾有关,和同伴有关,也和这块土地有关。旷,田野和意识。
  原本是从费城转芝加哥回国,到了机场被告知前续航班由于昨夜芝加哥机场国内航站楼被炸而取消。。。凌晨五点,值机柜台前欲哭无泪,AA的服务确实要比UA人性化,很快就有了3套解决方案:去伦敦待一个晚上回或者去东京等上几小时回,再或者先去达拉斯转上大半天回国。伦敦没有签证去看个机场我大抵也兴致不大,东京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德州民风彪悍应该也不错的。
  于是,离开USA之前,又多了一项选择。
  所有的选择,都生成了一个平行世界 ,不知道,我选择的这个人生,是不是幸福的那一个。




[Edit on 2017/11/28 11:00:27 By dew]
[ from 本站原创 ]
By [dew] at 1:12:51 | Comments [0] | TrackBack[0] | 493 views

≡≡≡ 网友评论 ≡≡≡
此篇日志暂时没有相关的说明和评论。:)
3 上一篇 America Again 下一篇 屡教不改 4

≡≡≡ 发表评论 ≡≡≡
呢称: *头像:   预览:头像
密码: 同时注册
禁止笑脸转换 禁止UBB缩放输入框: 6 5
表情:
Links:
 © 2001 Dewbaby Studio All Right Reserved. 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