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朋友继续闲碎的聊了一下午,有的没的,总之,的确出坑很难。 三刷了小说,二刷剧中,三番两番快进过完动画版,陆陆续续在通勤的路上听着广播剧。 流水制造的资本剧,流量们自然也档期紧张,于是后期靠配音,一来弥补同期录音的消耗和效果,二来专业的事情交给更专业的声优,两大欢喜。一直觉得自己当年没有入这行,耿耿于怀,总算这是难能可贵能在自己身上发现还有的上天给饭吃的基因,当然业务能力在当年就被说声音辨识度高但可塑性差。这些年过去,别说这茬专业,更是连啥茬专业都早已扔的扔忘的忘,不营业已不记得有多久。
靠声音来演绎一个故事,显然要比视听系的费神点,剧版在热播前,广播剧先预热了一把,于是魏机和边机的声音就有了很明显的比较。因为先看的是剧版又不是按着顺序听得广播剧,加上亲妈超级喜欢大段回忆杀的穿插,于我来说就有了喜好。乍一听,魏机和边机有些地方很像,同样的低沉和磁性,复听,由于某些集里穿越在13年的跨度,情绪和声音是有年纪差值在里面,初时,我不喜欢魏机,还和小朋友讲,这个声音不如剧版,缺乏少年感而且带有话剧腔,后来听得多了,复盘我才知道违和感在哪里。先入为主肯定多少是有优势的,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声音的处理,因为广播剧的表现形式只能靠声音,所以魏大在处理上,少年和成年的蓝忘机是有区别的,而这个成年音的魏机,便是我初时认为的舞台腔,其实是声音的成年。其三,听多了便发现,魏机的声音比较接地气,声音的情绪性更饱满,但蓝忘机和仙侠剧的设定,这是一个嫡仙,深情在隐忍中薄发。所以我更喜欢边大配的剧版边机,动画版也是边大配的,按照制作的顺序应该是广播剧-电视剧-动画,所以边大二作的时候,也有不太一样的处理。详细内容... |
|
反射弧还真的挺长的,2021年才看完那部红遍2016的小说2019年的鹅厂大剧。 小朋友问我,粉哪个。哎,还真蛮难回答的,小朋友才做选择题,成年人不是什么都要么?! 人物的选角都很贴切,魏无羡笑起来的明眸皓齿笑容灿烂,蓝忘机面若冠玉带着腮边婴儿肥的雅正,偶尔嘴角微微一笑。思追的隽秀和薛洋的邪魅一直在笑。以及定妆后的蓝曦臣金光瑶,一个若仙,一个演得让人恨恨痒痒。 音乐也好,对那一句“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明月依旧何来怅惘”,感叹万分。
详细内容... |
|
早晨在路上,突然想起写过一句话:这个春天的风声这样紧。说这句话,是在很遥远的那一年,今天竟然记起来,许是因为电台背景放着那首春雨里洗过的太阳,一切似乎都很应景,这淅淅沥沥的三月。 经过跌宕起伏的抗疫2020年,很多心态不得不顺时发生了改变或被改变。然而,话还没说完,又一个春天缤纷的瓜,已经纷至沓来,接蹱不暇。传闻总是从一变成了百,从红色变成了绿色,反正真相扑朔迷离,最终还是会抵不过时间的热度。 春分已过,昼夜平分,很快,暖意生的四月天。最近爱上石进的夜的钢琴曲系列,寻了1,5,15,27,29的曲谱,对应的名字:一个人-见或不见-太美丽-透明的心情-不懂。有朋友说,CAO,你竟然又要抚琴了。呵呵,是啊,我这永远有3件终生励志的事情:减肥、练琴和背单词。感觉永远也完不成,但又永远在向往。 无论如何,这渐渐微醺起来的阳光,多少融化了一点满腔的消极。 做了几个小模型,街尾巷角,小岛午后还有森林鹿语,微缩的、景致里的田园生活。沙盘和涂装,这个坑玩过就好。详细内容... |
|
有些事情,我以为有人会惦记着,然并没有。 有些日子,我以为如同往年那些寥寥,然偶有意外。 |
|
出院了。 开启了万念俱灰的纪元。 还活着,但是不再快乐。感觉麻醉时的那个睡梦,是最后的愉快。 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少时的人和事,青春美好,美好。 遗憾太多。 |
|